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成立于1998年,是学院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类专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该专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培养了一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门人才。
一、师资队伍建设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共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双师型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2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8%,具有2个月以上企业顶岗实践经历的人数达到100%,教授1人,副教授3人,硕士以上学历或学位比例达到67%,校外兼职教师4人,外聘行业专家3人。
二、科研成果
近三年以来计算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发动专业内教师参与各项教学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
承担课题列表
序号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建设经费 |
1 | 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 |
王钢 |
12万元 |
2 | 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大数据平台构建》课程资源库 | 柳忠校 | 8万元 |
3 | 山东省在线开放课程《大数据技术》 | 柳忠校 | 0 |
4 | 威海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规划项目《综 合布线虚拟实训系统开发》 | 王钢 | 12万元 |
今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师生发明和专利呈现井喷式,主要有如下:
序号
课题名称
专利拥有者
1
一种折叠式钓鱼竿支架
彭丹 张燕
2
一种可手动的电动搅拌杯
王虎诚(学生)
3
一种环保垃圾桶
王虎诚(学生)
4
一种新型环保路亚鱼饵
唐钏洋
5
一种清洁计算机键盘用吸尘刷
唐钏洋
三、实验实训建设成果
1.实训室建设
目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共拥有计算机组装实训室一个,综合布线实训室一个。目前正在进行云计算实训室的论证工作。
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同威海区域内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合作基地,利用教学实习等,注重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支持,开展与企业产品研发工作,为企业提供研发的前沿技术,提供在岗职工的职业培训,并逐渐发展成为本地区推广新技术的重要研发基地,形成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科研成果.
四、课程建设
《C语言程序设计》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网络组网工程》校级精品课程网站
《网页设计与网站开发》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环境艺术制图AutoCAD》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五、技能竞赛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目前共有“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数据恢复与芯片级维修”三个山东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三年以来,计算机专业狠抓技能大赛备赛工作,本着“以赛促教、大赛服务教学”的指导方针,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取得国赛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省赛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
数据恢复国赛三等奖 云计算国赛二等奖
在大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做好大赛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大赛资源服务教学。先后成立“计算机网络技术社团”、“云计算与大数据协会”等专业性社团,依托社团通过赛选拔、健全“传帮带”等机制,将大赛资源向更多学生开放。
2)为营造“尊重知识,崇尚技能”的学习氛围,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围绕学院“以实训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主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积极与区域内优秀IT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先后成功举办了威职“至强奔腾”信息技术知识竞赛,“创林杯”网络技术大赛等工作,共举办院级比赛和系级比赛六次,受到各方面一致好评。
信息技术大赛现场 信息技术大赛现场
3.多次邀请企业专家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就行业发展发方向、岗位人才需求等问题举办讲座。
企业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 企业专家为学生举办讲座